台灣首例!華碩與臺大榮獲EDA頂尖國際會議ICCAD最佳論文獎第一名
(11月10日,台北訊) 華碩電腦與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共同研發的先進主機板去耦電容擺置技術,榮獲頂尖國際電腦輔助設計會議 (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ICCAD)最佳論文獎,成為ICCAD舉辦44年來,首位台灣獲獎者。這不僅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領域的突破,更展現華碩在創新研發與產學合作上的強大實力。
ICCAD是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與計算機協會(ACM)共同主辦的全球頂尖學術研討會,是EDA領域的奧林匹亞殿堂。今年會議於德國慕尼黑舉行,共收到1508件摘要投稿,完整論文獲雙盲審查資格有1078件, 最終266篇獲選發表。華碩與台大共同發表的《基於半正定規劃的去耦電容擺置於電源分配網路最佳化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Based Decoupling Capacitor Placement for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論文,屬於設計後段技術領域,獲最佳論文獎委員會全體7位委員一致滿分推薦,在如此高的共識下獲此殊榮,極為罕見。
此次獲獎是華碩與台大電機系長期深度合作的結晶。團隊由華碩先進電磁技術處與臺大電機系暨電子所張耀文特聘教授指導的電子所碩士生蔡宗穎及電機系毛韋翰共同完成。該項研究針對先進印刷電路板(PCB)配電網路的瞬態電流脈衝對電源完整性的影響,提出了一種創新的去耦電容擺置方法,利用半定規劃模型進行最佳化,採用整數鬆弛和連接埠縮減等技術提高可擴展性。驗證結果顯示,相較於現行的商業工具,此技術可大幅減少72%的電容使用量,並提高6.9倍的設計速度,為數學理論及實務應用的完美結合,對於提高先進PCB設計的品質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華碩始終以創新為核心,擁有5000名以上研發人才,更在2021年與臺大電資學院共同成立「華碩臺大聯合研發中心」,聚焦先進電磁、下世代電腦、智慧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前瞻技術領域,透過整合研發資源,以學界的先進技術引領台灣科技發展。
[關於臺大電子所EDA研究室]
由臺大電機系暨電子所張耀文特聘教授所領導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研究室在EDA領域最頂尖的兩大國際會議ICCAD及DAC創造多項紀錄,累積在兩會發表182篇論文,為全球最多產論文和28年最長連續發表作者,並曾獲兩會第一名最佳論文獎。團隊的多項研究深刻地改變EDA領域的樣貌,電機資訊主流國際媒體EE Times在2013年稱張教授為「EDA的微電子先鋒 (a microelectronics pioneer in EDA)」,2015年稱讚他的團隊「全球最好和最聰明的 (the best and brightest worldwide)」。張教授長期服務國內外社群,為首位非歐美的最頂尖電子設計自動化學會IEEE CEDA總裁(2020/2021年),曾擔任頂尖會議ICCAD和ISPD主席和DAC執委等,現任IEEE CEDA的IEEE Fellow Search委員會主席。張教授為 ACM、IEEE 和CIEE三個學會會士,研發成果多次商品化成功,2015年合創至達科技,2023年為EDA第一大廠Synopsys收購。曾擔任多家科技公司技術顧問、獨立董事,現為聯發科技獨立董事。

